中金在线 > 市场 > 股市直播

|股市直播

次新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业绩分化,信达澳银、前海开源等新品快速坠落

证券市场红周刊 佚名

|
  红周刊 | 张桔
  对于业绩不好的次新基金,《红周刊》发现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首先是今年依然笃信喝酒吃药者被核心资产回调拖累;其次是混搭新能源与医药重仓或择时、配比不当失利;再次是重配港股沪联网龙头无功而返;最后一种是频繁换手追热点却“追了个寂寞”。
  2021年仅余最后一月,对于多数基民来说,今年的收益或许不令人满意,特别是新追随顶流明星基金经理的多数人,部分还年内被套。同时,今年年内成立的次新主动权益基金,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迄今表现最好的年内新品是景顺新能源产业,年内的收益达到75%一线,紧追其后的也是黑马长江资管的年内新品新能源产业,净值增长目前也突破了70%。  冰火两重天的是,此前发行时被广泛看好的多只爆款产品却不如人意。此外,根据《红周刊》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张东一、邹运、郭杰、季新星、付斌等一批颇具知名度的基金经理,他们在掌舵年内新品时均遭遇挫折。虽然成立不足一年的新基金不参与年度排名,但是头仗败阵未免还是让满怀期待的基民遭遇当头一盆冷水。  那么,对于这类最新净值较面值已经有折价存在的次新品来说,净值回归的机会有多大、实现的时间有多长呢?
  笃信“喝酒吃药”思路热度延续 
  邹运、黄文倩固守能力圈受挫  
  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于今年前6个月的基金均发布了三季报,结合Wind来看,成立1、2月的次新基金更多是延续去年较为成功的喝酒吃药重仓思路,但在核心资产年内剧烈震荡的现实下,能够维持三季的不多。  
  例如成立于3月2日的信达澳银至诚精选,截至11月24 日,该基金的最新净值仅为0.8452元,成立至今的净值增长率约为-15.48%。数据还显示,基金经理邹运的代表作红利回报去年全年的增长率约为75%。但是2021年却遭遇了滑铁卢,他管理的老基金蓝筹精选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