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市场 > 股市要闻

|股市要闻

业绩变脸成“雷区” 问题公司监管早有动作

证券时报 陈丽湘

|
  4月下旬以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交出2018年的成绩单,但其中的“业绩变脸”让投资者闻之色变。不仅说好的盈利不翼而飞,有的还要承担巨额亏损。不少投资者着实被这样的公告惊到了。一时间,各种“爆雷”说又一次刷爆朋友圈。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作为监管机构,交易所已第一时间采取动作,发出监管函件要求这些公司把“变脸”的原因和合理性说清楚、讲明白。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对于很多问题公司,交易所早已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在前期苗头出现时就已经打出组合拳,多维度向投资者揭示相关风险。
  火速问询依法问责
  4月24日晚间,ST秋林预计2018年亏损39亿元到43亿元,与前期业绩预告出现盈亏性质变化且差异巨大。上交所当晚火速下发问询函,犀利问询导致公司巨额应收款项和存货不实的具体原因和责任人,是否存在转移公司资产、董事高管背信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无独有偶,同方股份也在同日披露业绩更正公告,将此前预计的亏损额度扩大一倍,修改后的净利润达到38.8亿元。尽管公司给出了相关解释,商誉减值测试结果超出预计、存货减值更为审慎、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变化等等,但这显然难以让投资者信服。对此,上交所也第一时间予以问询,要求公司详细披露资产减值计提的合理性,是否存在财务大洗澡和利润调节的情况。
  同一天,宏图高科也因取消业绩对赌方业绩承诺补偿并对匡时国际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导致新增亏损15亿元。对此,上交所也立即问询,要求公司认真自查业绩预告差异巨大的原因,并说明公司在财务管理及信息披露事务管理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实际上,上交所对于业绩变脸公告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从严监管、及时问询、严厉问责。此前,已经对备受关注的西部矿业、中天能源等公司的变脸公告,进行了雷厉风行的问询。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