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证券要闻

|证券要闻

净利润持续高增长 科创板受理企业上演“速度与激情”

中国证券报 佚名

|
  截至4月18日,上交所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增至84家。统计发现,2016-2018年,84家企业的平均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6亿元、1.12亿元和1.51亿元,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7.13%和35.07%。对比全部A股2017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84家科创板受理企业的平均净利润增长高于现有市场水平,显示出充足的成长性。
  市场人士表示,科创板在定位上包容性极强,成为包含完善交易制度、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试验田。尚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满足特定的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当前,已受理企业整体质地优良,且成长性较好,同时部分尚未盈利企业也得到受理。科创板正在成为资本市场价值和成长并举、重点助力成长的新兴战略平台。
  利润指标有局限性
  84家企业中,2016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的有7家,2017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的企业有3家,2018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的企业有1家,三年归母净利润总和为负的有国科环宇、和舰芯片、优刻得、中微公司、九号智能5家。三年归母净利润总额居首的是中国通号,2016-2018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总额96.76亿元,九号智能则是以三年亏损25.84亿元居于排行榜末尾。
  这样的归母净利润水平,与现有上市公司来比,有一定差距。以数据较为完整的2016、2017年度为例,数据显示,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6、2017年度平均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8.12亿元和9.51亿元,其中上证A股平均值分别约为15.84亿元和18.35亿元,深证主板A股公司平均值分别约为5.79亿元和7.80亿元,中小板公司平均值分别约为2.66亿元和3.15亿元,创业板公司平均值分别约为1.46亿元和1.29亿元。
  对此,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人士表示,目前科创板已受理企业多是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业务投入大、盈利压力大,单看净利润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科创板已受理企业的质地。净利润情况是观察一家公司质地的直观和有效的指标,但对于科创板拟上市企业而言,可能在利润实现上的压力较大,甚至是尚未盈利,但这也正是科创板融资平台的意义所在,即扶持和帮助科技创新企业加速发展。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