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商业要闻

|商业要闻

广生堂转型加速:从传统药企迈向乙肝创新领域新标杆

环球财富网

| 99272
  

在医药行业技术创新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36)于2025年4月3日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募资不超过9.77亿元,主要用于创新药研发。

  

创新药管线突围,全球竞争力的“双引擎”

  

近期,广生堂在创新药研发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其核心管线包括GST-HG141和GST-HG131,这两款药物均展现了显著的临床潜力和创新性。

  

作为广生堂乙肝治疗管线的临床进展“先锋”,GST-HG141不同于传统药物仅抑制病毒活性,其通过调节乙肝病毒核衣壳组装,阻断病毒DNA复制,并抑制病毒脱壳过程,从而阻止病毒库(cccDNA)的形成,潜在耗竭乙肝病毒库储备。在II期临床试验中,GST-HG141就展现出卓越的临床效果,HBV DNA抑制效果远超现有的一线治疗药物,且在联合核苷类似物(NAs)治疗24周后,高低剂量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例分别达到81.5%和84.0%,是NAs单药治疗抑制率(32.1%)的约2-3倍。2024年9月,GST-HG141相关研发数据还被国际肝病领域权威学术机构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收录并展示,也进一步印证其创新性及国际认可度。

  

目前,GST-HG141已完成临床II期并已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III期临床试验进入倒计时。若后续数据积极,该药或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乙肝核心蛋白抑制剂,市场独占期红利可观。

  

与GST-HG141形成机制协同的GST-HG131,则是全球唯一进入II期临床的口服表面抗原抑制剂。其能使HBV mRNA去稳定和发生降解,从而阻断HBV mRNA的表达,有效抑制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合成,直击乙肝临床治愈的关键环节——HBsAg控制。II期首组数据显示,患者28天疗程后HBsAg最大降幅达1.07log10 IU/mL,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该研究成果同样被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收录并展示,进一步印证管线的国际竞争力。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