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商业要闻

|商业要闻

“北斗三号”开通一年:规模应用市场广阔,人才培养亟待提升

中国经济网 佚名

|
    中国经济网长沙9月17日讯(记者 李方)  9月16-17日,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长沙召开。随着去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以来,北斗应用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 
  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峰会上了解到,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定位精度更高、短报文通信量更大,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当前,国家发改委在积极制定“十四五”导航产业发展规划,交通、电力等主管部门也在制定各自北斗产业发展规划,相信在“十四五”期间,北斗将会在各个行业、领域、区域得到较大发展。 
  “今天北斗所带来的产业规模已达4000亿,但北斗还有更大的潜力挖掘和发展空间,十年后是否可以到4万亿、40万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景贵飞表示,“我们应立足北斗系统、立足需求,多出一些原创的应用。在全球数字社会里,北斗应用、卫星导航应用,才刚刚开始。” 
  北斗三号服务能力提升 
  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导航分公司副总经理熊帅介绍,北斗导航系统由基本服务加六个特色服务组成,基本服务为定位导航授时,全球定位精度优于10米,亚太区域优于5米。 
  北斗同时提供其他特色服务,如星基增强服务、地基增强服务、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国际搜救服务等。总的来说,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立体式服务,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目前,国际上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只有中国的北斗则是创新地将导航和通信能力结合,具备短报文服务,可以在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地方实现信息的传递,在救援中发挥重大作用。 
  “现在很多渔船都装了北斗短报文终端,出海后会主动报告位置,万一失联可以尽快救援。”熊帅举例说,“现在,中国民航局提出在中国民航上加载北斗位置追踪设备,用短报文定时向控制中心发送位置。目前已形成标准,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中国所有飞机都要加装该设备,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