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商业要闻

|商业要闻

如何啃下城市治水“硬骨头”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佚名

|
  在过去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深圳水污染问题逐步加剧,成为城市发展短板和生态痛点。其中,暗涵治理是难度最大的一环,该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经济日报记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当地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整治,探索出一条高密度建成区的河流污染整治新路子,推动城市水环境质量实现整体性、根本性好转。
  深圳是全国面积最小、产业最密集、人口密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伴随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深圳水污染问题逐步加剧,水资源对外依赖程度加深。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河道上方被盖上楼房、架设桥梁道路,导致原有河道被覆盖成暗涵,如不加以整治,将成为藏污纳垢的隐蔽区;一旦发生渗漏破裂或垮塌,还易引发严重安全事故。据统计,深圳共有310条河流,总长度约1000公里;共有暗涵暗渠570个,总长度约366公里。
  为让河流重现生机,深圳全面打响暗涵暗渠整治攻坚战。面对污水治理难度最大的一环,该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经济日报记者为此开展了深入调查。
  污染溯源建立整治台账
  位于宝安区的福永河沿岸,是周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记者看到,河岸边修了红色的步道,一旁辅以鹅卵石小路,不时有白鹭在空中飞过……不少人在此散步、锻炼、嬉戏,享受美好时光。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美丽的生态湿地小公园曾让当地居民“不敢靠近”,避之不及,“过去,福永河脏乱、黑臭,住在河边的人家从来不敢开窗”。
  原来,福永河过去被认定为“全河段重度黑臭”,暗涵长度达3.1公里,占河道全长三分之一以上;且流经居民区和工业区,污水入河问题较为严重,暗涵内排口多、内部错综复杂——一场2019年开展的大规模整治攻坚,才让其重换新颜。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