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IT

|IT

国产量子计算机即将面世 海外巨头也已加入角逐 量子时代悄然而至?

财联社 佚名

|
  

  《科创板日报》12月1日讯(编辑 郑远方)据科技日报报道,我国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面世,我国第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正在生产“悟空芯”,为“悟空”配套的量子芯片。

  

  在这条量子芯片产线上,搭载了国内首个专用于量子芯片生产的NDPT-100无损探针电学测量平台,简称“无损探针台”,可近乎零损伤识别量子芯片质量优劣,堪称“火眼金睛”。

  

  该无损探针台由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全自主研发,最小测量范围缩至微米级。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志龙博士表示,如同光刻机是传统芯片制造的工业母机,这台仪器也是量子芯片的工业母机之一。

  

  就在不久之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表示,“我们希望在未来5年实现量子纠缠,然后完成数百个乃至数千个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 同时,通过10至15年的努力,在纠错顺利完成的基础之上,希望能够构建通用量子计算机。

  

  再看海外,芯片巨头IBM也在上个月发布了最新量子计算芯片。

  

  该款“鱼鹰芯片”(Osprey chip)内含433个量子比特,是去年推出的“鹰芯片”(Eagle chip,127个量子比特)的3倍有余。IBM指出,2023年将是一个主要拐点,公司已准备好开始实现以量子为中心的超级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与量子芯片有多重要?为何引得各方竞相追逐?

  

  量子计算被看作“突破经典计算算力极限的革命性技术”。如今,全球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与数据需求一样,正处于急速增长之中。而一般来说,发展计算能力是通过加强晶体管集成度。

  

  潘建伟表示,目前晶体管尺寸已达4个纳米,预计未来不到10年时间,其就将达到亚纳米尺寸,届时量子效应便将产生作用。以分解300万大数据来说,目前万亿次的经典计算机,大约需要15万年,而使用量子计算机则只需要1秒。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