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国内财经

|国内财经

高铁建设速度放缓的背后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佚名

|
  高铁建设是不是变慢了?
  从公开数据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高铁建设经历了一个达峰后下降的过程,从2016年到2020年,高铁投产里程分别为1903公里、3000公里、4100公里、5474公里、2900公里。虽然今年高铁投产目标没有公布,但预计会比去年有所降低,形成以2019年为峰值的抛物线。
  数据没有问题,但也不必过于担心。高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数据下降的背后有高铁建设规律的作用,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从总量上来看,去年8月国铁集团出台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高铁里程将达到7万公里,在现有基础上接近再翻一番,未来15年平均每年将投产2000公里以上,仍然保持了较高强度。
  此外,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十三五”末我国高铁总量已经达到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高铁在主要城市、交通干线基本实现了覆盖,数年前多地争抢高铁那样的场面不会再有,高铁建设进入平稳期。
  仅看数量是不够的,更值得关注的是高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由于高铁建设投资大、链条长,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此前一些地方建设高铁热情高涨,甚至有些地方“能上350公里就不上250公里”。重高速轻普速、重投入轻产出,导致铁路企业出现经营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等问题。
  高铁不是一般的工程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且涉及征地、铁地合作等,影响范围广、程度深。作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高铁建得合不合适,运行得好不好,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铁不仅科技含量高、速度快,建设发展也要实现高质量。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