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邓洲:探索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路径

经济日报

|
  

  纵观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历程,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是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意义和目标要求,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完整性是我国产业体系区别于其他国家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先进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和前提。产业体系完整性体现在产业门类齐全以及产业链配套能力强上。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大部分产品在国内就可以实现全产业链配套。产业体系完整性还体现在生产要素齐备上。我国国土面积大,资金流量充裕,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形成了世界级规模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队伍,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持续提高,数据要素资源丰富。然而,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低,一些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细分行业还有缺项。要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加快补齐这些短板,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完整性。

  

  先进性指的是产业体系中各类产业技术水平领先、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能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这是迈向工业强国的基本条件,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目标。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效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加速缩小。目前,我国钢铁、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的装备水平、生产工艺、生产效率和绿色低碳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5G、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更多前沿领域进入科技创新的“无人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更多原创性、探索性创新活动。这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