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确保小农户在现代农业中不掉队

经济日报 佚名

|
  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这也要求农业扶持政策逐步从补装备、补技术,向补主体、补服务转变。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从市场和政府两方面发力,既要创新农业服务模式,还要优化农业扶持政策。
  无人机企业从制造农业无人机转向输出植保服务,农资企业从传统农资销售向后端农业服务延伸,互联网平台融合线上线下布局农业跨区域作业,农机大户从农机作业向综合农事服务拓展,就连原本专注农村流通的供销社系统,也在加快向农业服务渗透。
  眼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正进军农业服务领域。笔者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这也要求农业扶持政策逐步从补装备、补技术,向补主体、补服务转变。
  小农户对我国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全国小农户数量约2.03亿,占各类农业经营户总数的98.1%,户均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85.2%。无论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还是农民合作社,都是由小农户发展、升级、合作而来。户均不过10亩田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要长期面对的基本现实,农业在相当长时期仍是几亿农民生存的基础产业。因此,无论是从发展现代农业,还是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出发,确保小农户在现代农业中不掉队都是重大课题。
  现代农业不以土地规模论英雄。我国户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韩国的1/3、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近年来,国家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其中“有序”“适度”两个词值得注意。现代农业是个有机体,单一要素规模的大小并不能决定效益的高低,土地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在我国,寄希望通过大规模集中土地,实现美国、加拿大那样的农场规模,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因此,在土地流转之外,还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来弥补超小规模的不足。只有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使得在短期内不宜改变的小规模生产也能提高效率。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