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预付费第三方监管也须完善

经济日报 佚名

|
  如今,很多行业存在“预付费”现象,如教育培训、餐饮、养老、健身、美容美发等,这些行业都曾出现少数机构“跑路”问题,或多或少给消费者造成损失。对此,商务部去年要求各省份组织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风险排查,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措施。
  截至目前,已探索实施的监管措施有设置“冷静期”、第三方监管等。其中,有的校外教育培训的第三方监管做法是,消费者在相关平台购买课程时,申请预付款监管服务,消费者支付的预付款即进入银行监管账户。当消费者确认上课后,费用才会“一课一消”转到培训机构账户。该做法不仅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也有利于培训机构采用“预付费”模式促销,一举双赢。
  还有的地方推出“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培训机构纳入该平台后,学生家长交的每一笔课时费都能在平台查到,培训机构若出现资金异动,有相应的预警机制。显然,这种做法既为家长监督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监管便利。
  预付费作为商家自主选择的经营模式,不少消费者也接受这种模式,说明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现在问题是,如何防止预付费模式被个别人或机构用来“跑路”、侵权?在甲乙双方之间建立有效的第三方监管措施,可发挥守护预付费的作用,应该说是预付费模式下预防侵权的良药。
  不过,目前探索的第三方机构监管预付费,主要是通过专门平台来实施。那么,谁来作为“第三方”,具体如何实施监管,消费者与商家的权与责如何界定,以及开户银行应承担什么义务,第三方监管引发纠纷如何化解,等等。还应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来规范。
  2012年有关部门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虽然规定规模、集团和品牌发卡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但该制度落实效果不理想。2018年、2020年出台的相关文件也有相应的规定,然而违规现象仍时有发生。所以,相关制度仍需进一步作出完善。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