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

“我自岿然不动”的战略定力

人民日报 佚名

|
  1928年秋,国民党军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坚守井冈山的少量红军将士,发动人民群众构筑“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战略防线,最终取得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战斗胜利。“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就是战略定力的宝贵价值。
  回望历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拥有坚定的战略定力,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强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党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遇到节点科学谋划、开创新局,遇到挑战冷静应对、化危为机,遇到困难精准研判、攻克艰险。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民族复兴曙光在前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战略定力无疑是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重要保证。
  战略定力发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忠诚坚守。对一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一项事业的真正热爱,对一个目标前赴后继,靠的都是忠贞不渝的信仰信念。没有信仰就没有“主心骨”,没有信念就会得“软骨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之本、力量之源,就在于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不会变、恒心不会改。只要信仰有光芒、信念有定力,奋进身影就会愈战愈勇,逐梦征程就会所向披靡。
  战略定力植根于对光明前景的远见卓识。“我自岿然不动”的战略定力,就是因为看到了光明的未来所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不会对眼前的困难和遭遇束手无策。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候,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却眺望到胜利航船的“桅杆尖头”。苏东剧变后,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正确的大路上,更加美好的未来等待中国人民奋力创造。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