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移动的边界,法学专家来解读

生活在线 佚名

|
  我国地大物博,在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我们国家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在持续地勘探、开采,相较于其他行业,由于采矿业的利润较高,也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行业。今天做客节目的事件参与人就是一位采矿行业的从业者,但是他的故事却属实让人羡慕不起来。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故事。  

  接手的矿区,它的面积却频频发生变化
  据事件参与人王刚(化名)经理回忆,他所属矿业公司(化名)经过改制在2001年取得了0.74平方公里的矿权。据公司的陈学(化名)工程师叙述,2002年在去换取采矿证时发现面积变化成0.35平方公里,在2007年去办理采矿证延期时,发现面积被再次变化成0.256平方公里,而他们根据2001年省厅18号文件早已缴纳了0.74平方公里采矿权的价款105.8万元。在第一次采矿面积变化时,王经理公司多次向相关部门反应投诉,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据公司的陈工程师叙述,当面积被再次变化后,当地相关部门向王经理解释为是采矿证重叠,王经理公司申请进行了行政复议,相关部门驳回了王经理公司的申请,之后王经理公司进行行政诉讼,但法院以王经理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为由驳回。在败诉后事件参与人王经理又进行了上诉,二审诉讼被再次驳回,维持了一审结果。  

  二次诉讼接连失败,矿区面积接连缩减的背后究竟为何?
  事件参与人王经理描述,王经理公司名下的矿山仅有一座相邻磷矿,在王经理矿山面积不断缩减的同时,对方磷矿的面积在不断增加。据王经理描述,在对方磷矿将当地村民的房子挖开裂过后,王经理也为其分担了200万元补偿费用。甚至两次变化产生的,在法律层面不属于王经理方公司的差额矿区面积上的青苗费,王经理公司还在补偿。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