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

民生调查:我的房子卖不掉了 因为它叫商住房

中国新闻 佚名

|
  商住房,是指在商业、办公用地上建造的住宅形式的房屋,近20年来一直游走在法律和政策的灰色地带。
  2017年全国楼市一片炙热的时候,商住房在政策上遭到强力打压,市场转冷,一直持续到现在。
  买了商住房的人无法理解,好好的房子,怎么突然就卖不掉了呢?
  北京像素——商住房市场的标签
  2018年12月27日早晨,众多居住在北京像素的年轻人像往常一样,涌进地铁6号线草房站,奔向北京各大写字楼,开始新的一天。
  北京像素号称北京最大的商住楼盘,在东五环外、朝阳区与通州区交界处。
  小区一共19栋高楼,窗户密密麻麻,东南西北各种朝向都有,就像一个大蜂巢。这里有近1万套房屋,面积从30到70多平米不等,居住着三万多人。
  虽然建于2010年前后,但因缺乏维修,楼内就像老旧的宿舍,每层30户,走廊又暗又长。推拿店、美甲店、宠物店直接开在小区里,办公室出租广告随处可见。
  很多北漂选择在这里落脚,他们没有户口,又暂时没有购房资质。
  比如陈林,两年前,他怀揣着父母和亲戚帮忙凑的150多万块钱,在北京像素买了一套40多平的开间。
  “商住房”是一个很微妙的概念,在土地性质上属于商业地产,却被开发商包装成住房进行出售。不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都有类似的房子。
  与普通住宅比,商住房有一系列限制:40年或50年后产权到期;不能落户;首付高、贷款年限少;水电气费贵,税高。
  这些陈林都不在乎,他甚至选择性忽略了小区杂乱的环境和头顶上几乎每分钟一次的飞机噪音。北京像素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终于在北京买了房、安了家。
  陈林早已打算好,等后面交够五年社保,就把房子卖掉,去换一套北京的普通住宅。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