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行业 > 商业

|商业

赏花经济:文旅融合下的产业升级新图景

中国经济网

| 47151
  

  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春日乡野的烟火气与自然之美总能吸引人。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春日旅游市场提前进入旺季,“赏花”相关的搜索量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2.2倍。其中,北京春游订单同比上涨114%,南京春游订单同比上涨20%。西南地区因景观多样性成为热门目的地,6至8天的深度赏花游占比达35%,8至12人精致小团预订量增长80%,显示出游客对品质化、个性化体验的强烈需求。

  

  从北至南,由东到西,百花次第绽放催生的“鲜花经济”已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赏花经济相关企业超1000家。赏花经济正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涵盖文化IP、科技体验、产业链延伸的复合型产业转型,重构文旅产业生态,成为乡村振兴与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

  

  文化价值深耕:从“观景”到“品文化”

  

  文化赋能正成为赏花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例,自1983年首届花会举办以来,其IP价值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4月1日至15日,洛阳市共计接待游客1016.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8.44亿元。眼下又到了牡丹盛开的时节,4月1日,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正式开幕。今年活动以赏花为主线,围绕牡丹、汉服、音乐、户外、消费,积极策划、打造一批体验感好、互动性强、利于传播的品牌活动。

  

  

中山公园一角,盛开的郁金香花丛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从三月中旬开始,春和景明成了北京的“季节限定”。玉渊潭樱花、中山公园郁金香、故宫玉兰花、北海桃花、颐和园西堤山桃花、望京海棠花渠、智化寺梨花,个个都堪称北京最美春色。3月20日,北京首次发布的“春日十大赏花胜景地”。以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北京市文旅局整合中轴线周边赏花资源,将古建与花卉结合,打造文化赏花新范式。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