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汽车大赛将于12月举行 概念股引关注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嘉定区人民政府联合宣布将于今年12月在上海举行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大赛。而嘉定也将建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
科技公司和车企纷纷发力
消息面上,沃尔沃集团日前宣布将与奥托立夫建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软件,并计划2019年出售第一款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产品,2021年出售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产品。密歇根州参议院9月7日全体通过法案,对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内不再要求必配人类司机。密歇根允许公共道路测试无需配人类司机将给予自动驾驶更大发挥空间,加快产业商业化步伐。
此外,优步正式推出无人驾驶汽车载客服务,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上路试运行;通用汽车宣布首款纯无人驾驶车将会与Lyft合作,并将与Lyft合作搭建一个基于顾客需求的互联网约车服务,通过通用的无人驾驶汽车来实现。根据IHS预测,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3万辆,2035年将达到1180万辆。
智能汽车产业规划望年内出台
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经过前期研究和制定,智能汽车技术标准和产业规划目前已基本成型,预计将在年内正式发布。据相关专家和企业介绍,技术标准会对智能汽车产业涉及的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诸多技术,制定安全、可靠、统一的行业标准;产业规划则将根据产业趋势,确定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技术路线图、重点技术,以及重大专项工程等内容。
由于智能汽车产业涉及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并在交通和运输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智能汽车产业相关推进政策的落地,汽车、交通、运输三大产业将集体步入产业升级期。这不但会进一步推动这些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产业持续发展,还将拉动上下游多个技术和服务领域的快速成长。届时,相关
中国智能汽车大赛将于12月举行 概念股引关注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嘉定区人民政府联合宣布将于今年12月在上海举行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大赛。而嘉定也将建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
科技公司和车企纷纷发力
消息面上,沃尔沃集团日前宣布将与奥托立夫建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软件,并计划2019年出售第一款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产品,2021年出售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产品。密歇根州参议院9月7日全体通过法案,对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内不再要求必配人类司机。密歇根允许公共道路测试无需配人类司机将给予自动驾驶更大发挥空间,加快产业商业化步伐。
此外,优步正式推出无人驾驶汽车载客服务,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上路试运行;通用汽车宣布首款纯无人驾驶车将会与Lyft合作,并将与Lyft合作搭建一个基于顾客需求的互联网约车服务,通过通用的无人驾驶汽车来实现。根据IHS预测,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3万辆,2035年将达到1180万辆。
智能汽车产业规划望年内出台
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经过前期研究和制定,智能汽车技术标准和产业规划目前已基本成型,预计将在年内正式发布。据相关专家和企业介绍,技术标准会对智能汽车产业涉及的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诸多技术,制定安全、可靠、统一的行业标准;产业规划则将根据产业趋势,确定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技术路线图、重点技术,以及重大专项工程等内容。
由于智能汽车产业涉及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并在交通和运输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智能汽车产业相关推进政策的落地,汽车、交通、运输三大产业将集体步入产业升级期。这不但会进一步推动这些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产业持续发展,还将拉动上下游多个技术和服务领域的快速成长。届时,相关市场有望扩容至万亿规模,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则将成为新的创投热点。
华创证券认为,汽车电子、车联网、无人驾驶共进共退,共同主导汽车行业新趋势。
1.汽车电子不断创新和升级助推汽车向朝着互联网、智能化过渡。汽车电子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汽车领域所形成的新兴行业。从用途来分,汽车电子可以分为动力控制、安全控制、通讯娱乐与车身电子四大类,随着汽车安全升级与人们对舒适的追求,安全控制和通讯娱乐有望成为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的引擎。汽车从功能性向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也是汽车电子技术不断创新和升级的过程。汽车向朝着互联网、智能化过渡催生汽车电子新需求。
2.车联网处于成长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广阔。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状态信息构成的车与人、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车联网通过打通数据链,延伸产业链,使得数据在用户、汽车生产商、车载信息终端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之间高速流动,使金融、保险、4S店与车辆等行业将得到深度整合。车联网的应用层面可以分为智能检测、智能服务、智能交通、智能驾驶四个领域。目前我国车联网处于成长阶段,渗透率较低,随着我国汽车销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3.无人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终极发展阶段,ADAS是智能汽车的落脚点无人驾驶是车联网的终极之战,是汽车智能化的终极发展阶段,而ADAS是无人驾驶的生态圈基石,是无人驾驶的必经之路。ADAS 构建起了无人驾驶技术积累的桥梁,是车企切入无人驾驶的渐进式道路。ADAS受益于汽车安全法规的助力和人们对汽车安全需求的升级有望率先商业化普及。ADAS系统目前全球渗透率5%左右,随着用户对汽车安全需求推动,ADAS有望从目前在高档车配套向中低档车渗透从而迎来快速发展。雷达、摄像头、夜视系统、传感器是ADAS感知入口,成为智能驾驶产业化的受益者,产业链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机会。(证券时报)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业绩符合预期,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东软集团 600718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姜国平 撰写日期:2016-08-30
收入和业绩平稳增长,符合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2亿元,同比增长6.98%,主要受益于系统集成及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7%所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348万元,同比增长3.73%,主要是由于期间费用率由2015年同期的32.9%上升至34.4%以及政府补助增加带来营业外收入增加所致。此外,医疗系统产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4%,综合毛利率34.3%,保持稳定。
汽车电子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无人驾驶领域布局持续推进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大量高端客户资源,2015年与阿尔派电子合资成立东软睿驰子公司,专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等产品的开发及销售业务;2016年与四维图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地图数据和动态交通信息、无人驾驶技术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报告期内,公司在智能汽车、ADAS等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车载量产业务深化与长安、华晨等客户的合作,IVI、T-BOX等产品覆盖十余家汽车厂商客户,新能源汽车服务平台“氢氪出行”进入试运营,无人驾驶领域布局持续推进。
基于优势积累,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公司是医疗IT领域龙头,拥有1.2万TB医疗影像数据,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覆盖30多个省市,社保核心系统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具有深厚的客户及市场优势积累。报告期内,公司PACS、LIS等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大象就医云应用实现11家医院成功上线,面向大型三甲医院的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Suite在澳门镜湖医院成功试运营,智慧城市项目在邯郸、宜昌等地全面实施,互联网保险业务实现产业对接,基于客户及数据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进。
估值与评级:
我们依旧看好公司短期的价值修复和中长期基于业务积累的创新商业模式拓展的空间。预测公司2016-2018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33元、0.42元、0.47元,6个月目标价24.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商业模式创新不达预期的风险。
均胜电子
均胜电子:业绩符合预期,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平台
均胜电子 600699
研究机构:国金证券分析师:崔琰 撰写日期:2016-08-18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16H1中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7%至59.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0.0%至2.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8%至2.2亿元,EPS0.36元,基本符合预期。公司定增方案调整:发行股票数量修改为不超过27,872.80万股(含);募集资金总金额由不超过860,000万元调为不超过832,003.08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由66,000万元调为38,003.08万元。
分析与判断
业绩符合预期,收购KSS与TS增厚业绩。公司2016H1营收59.5亿元,同比增长52.7%;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30.0%。2016Q2营收38.0亿元,同比增长85.7%,环比增长76.0%;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2.5%。上半年KSS和TS并表,贡献营收14.9亿元,净利润0.68亿元,相关财务和管理费用约0.89亿,抛开收购与并表影响,公司原有业务2016H1营收44.6亿元,同比增长14.5%;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41.5%,基本符合预期。报告期间,公司原有业务表现:1)HMI营收同比增长24.6%至26.0亿元,高单价产品出货量增加,毛利率提升0.27个百分点,并成为特斯拉供应商;2)新能源汽车电子营收同比增长42.1%至2.4亿元,新开拓客户(特斯拉、奔驰、吉利等)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KSS和TS并表产生费用影响当期盈利能力。公司2016H1毛利率20.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2016Q2毛利率19.8%,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2016H1净利率4.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2016Q2净利率3.3%,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公司盈利能力有所调整主要由于KSS和TS并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0.89亿元。不考虑并表,公司原有业绩盈利能力稳步提升:1)HMI和新能源汽车电子毛利率分别提升0.27和0.98个百分点;2)电子功能件及总成业务出售上海华德低端产能,毛利率提升1.82个百分点。
定增助公司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平台。公司定增募投资金主要用于KSS和TS项目,通过并购KSS和TS,逐步形成“HMI+KSS主被动安全+TS道恩智能车联”智能网联研发平台;公司HMI、BMS和汽车安全领域与特斯拉均有合作,未来有望向市场提供智能网联模块化产品。
投资建议
公司通过全球并购打造汽车电子+智能汽车的全球顶级供应商,收购完善汽车安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布局。假设增发股本2.79亿股,预估2016-2017年EPS分别为0.82、1.34元,对应PE分别为42、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汽车销量不如预期;开拓国内市场不如预期;海外整合不如预期。
万安科技
万安科技:主业稳定增长,电动化智能化布局加速
万安科技 002590
研究机构:银河证券 分析师:戴卡娜,张熙 撰写日期:2016-08-22
1.事件
万安科技8月18日晚发布2016半年报,公司2016上半年实现收入10.18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62.73万元,同比增加15.50%,扣非净利润5577.36万元,同比增长16.25%,基本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加9.09%。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公司主业稳健增长,配套车型热销提升主营业绩。
万安科技下游商用车客户包括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宇通、金龙等;乘用车客户覆盖上汽、长城、江淮、比亚迪等传统和新能源厂商。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营业收入方面:气压制动系统(主供商用车)和液压制动系统(主供乘用车)增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36.23%和50.34%;离合器操纵系统减小-8.26%;悬架系统由于2015年收入翻倍基数较大,增速放缓至9.42%;铸件则实现增长34.56%的高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配套车型通用五菱E100、江淮瑞风S2/S3(同比增长超过50%)等配套车型今年上半年的热销以及宇通、重汽等商用车回暖提升了对制动和底盘系统等产品需求。
(二)轻卡装ABS政策助推制动系统ABS下半年业绩放量,底盘模块化业务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毛利率23.81%,同比增长1.05个百分点。其中随着气压ABS产品的销量逐步提升,气压制动系统的毛利率同比增加3.19%达35.71%。由于国家机动车安全条例GB12676规定截至2016年7月轻卡必须100%装配ABS,公司作为商用车气压ABS龙头已经拿到大量订单,随着定增项目新增的20万产能逐渐释放,下半年气压ABS有望放量增长。同时,在底盘模块化生产项目方面,公司已与汉腾汽车B15车型、东风柳汽SX5车型签订悬架系统及副车架总成零部件开发协议。开发成功后,将进一步释放公司业绩弹性并提升毛利率。
(三)智能驾驶新能源无线充电多点布局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1)牵手瑞典Haldex布局EMB,处于智能化和电动化双风口。Haldex是全球前三的制动系统控制元件提供商,与Volvo、IIS 等知名企业有合作关系。EMB即为机电制动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气压和液压制动,将显著缩短制动距离,大幅提升汽车主动安全性能,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同时,EMB也适用于智能驾驶对线控制动的基础要求。与Haldex的战略合作将为公司进军智能驾驶和新能源领域奠定良好基础。2)收购万安泵业,完善底盘转向系统同时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万安泵业2015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动真空泵系列产的配套供应,本次股权收购完成后,将完善公司在新能源业务领域的布局,同时也完善了万安的底盘转向系统,为ADAS奠基。另外,万安泵业将从今年4月起并入公司报表,其2015年营业收入为9310.39万元,净利润为-18.72万元。3)与Protean战略合作,完善智能驾驶底盘技术。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购买Protean10.36%的股权。Protean可提供一体化轮毂电机系统解决方案,曾与广汽共同研发推出“传祺”电动版,与沃尔沃、奔驰、大众等众多知名车企都有过技术合作。与Protean在轮毂电机方面的合作及线性制动EMB 技术、转向技术将使公司在智能驾驶执行端底盘系统上具备领先水平,为公司未来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打下良好基础。4)增资Evatran同时与其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无线充电领域。公司向Evatran公司追加投资230 万美元,持股比例增加至16.14%;同时出资375万、持股75%与其设立合资公司。Evatran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售乘用车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企业,其无线充电产品涵盖了日产Leaf、雪佛兰Volt 及凯迪拉克ELR 电动车。此次增资有望加快无线充电技术落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无线充电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3.投资建议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公司主营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经营情况持续向好。公司开拓客户的同时积极投资布局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产业链,未来将随协同效应的逐渐释放迎来业绩高速增长。同时受益于政策带来的刚需,ABS在轻卡市场的渗透率将逐渐增大,公司作为汽车ABS龙头企业将率先获益。不考虑并表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1.43亿,对应EPS 0.24、0.30元,PE105X、85X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4. 风险因素
1)下游车企销量增长低于预期;2)新订单及客户拓展低于预期;3)收购整合不达预期
双林股份
双林股份:业绩符合预期,智能驾驶落地确定性最强标的
双林股份 300100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分析师:高翔 撰写日期:2016-08-3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36.7%;公司业绩符合我们之前预期。
新火炬业绩亮眼,徳洋电子短期承压。公司2016H1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37.4%,业绩符合预期。1)新火炬业绩亮眼:2016H1,宝骏730、560销量爆发,累积销量约33万辆,同比增长108.7%,带动新火炬业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新火炬实现净利润1.0亿元。2)传统主业增长稳健: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发的产品项目如T22,R103等销售态势良好,业绩增长稳健。3)徳洋电子短期业绩承压:上半年受知豆销量下滑(2016H1累计2363台)影响,徳洋电子上半年仅实现净利润1300万元,业绩略低于预期。不过知豆销量自5月起已开始显著回升,所以我们认为徳洋电子业绩短期承压,全年大概率完成业绩承诺。
DSI注入事宜预计将启动,注入有望大幅增厚公司业绩。7月吉利博瑞博越总销量约13500台,环比增长17.6%,销量增速可观。9月份吉利宝鸡工厂将投产,吉利产能瓶颈有望消除。我们对DSI的16-17年销量和业绩进行了分析预测,预计2016全年DSI自动变速箱销量中性预期为13万台,对应净利润1.25亿元,2017年DSI销量中性预期为26万台,对应净利润2.82亿元。
技术引进路线明确,智能驾驶落地确定性最强标的。公司已公告将与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合作,通过引进已商业化并成熟应用的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智能驾驶技术的国产化,我们认为此举意义重大。自主厂商在智能驾驶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积累相对薄弱,依靠纯自主技术大规模产业化仍需时日,而外资车企如沃尔沃辅助驾驶技术已非常成熟,合作引进将大大加速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公司智能驾驶产业化技术引进路径明确,是目前A股市场智能驾驶落地确定性最强标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因DSI注入时间点不确定,暂不考虑DSI业绩,预计公司16-18年EPS分别为0.96元、1.15元、1.50元,对应PE分别为36倍、30倍、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消费景气度或低于预期;子公司业绩或不达预期;智能驾驶外延进度或不及预期。
高德红外
高德红外:经营拐点显现,后续看点十足
高德红外 002414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分析师:莫文宇 撰写日期:2016-09-01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2016年8月29日晚,高德红外发布《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半年度报告》。
事件评论
并表增厚业绩,业绩拐点到来。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03亿元,同比上升14.40%;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3841万元,同比增长5.10%。公司2016Q2单季实现归母净利5023万元,为近年最高。子公司汉丹机电实现营收6046万元,大幅增厚业绩,对营收增长的贡献度为18.99%,预计公司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0%~30%。
军品订单充足,军工产业链不断完善。收购汉丹机电完成后,公司业务领域成功延伸至火工领域,并积极发展系列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尽早实现“第四代”便携式红外“自寻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批量生产,公司现在已构建起从上游红外核心器件到中游武器分系统再到最终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的红外武器装备系统全产业链。
设立轩辕智驾,战略布局车载夜视。报告期内,公司拟出资2000万元在深圳设立全资子公司轩辕智驾,进军智能汽车领域。公司的车载夜视产品—NDriver“夜行者”是在夜间及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下驾驶的有效安全辅助手段,公司在继续巩固与多家自主品牌汽车整车企业在多款全新车型上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打造“新视界”品牌,并与国内知名汽车电子厂商合作拓展红外车载夜视领域。逐步实现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消费品化”。
红外传感芯片构成核心竞争力。公司拥有国内第一条且目前唯一自主可控的8英寸0.25m批产型MEMS生产线,同时也建成了国际一流的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生产线,成功研制出的“Ⅱ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传感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第一次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红外探测器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端红外探测器芯片更是为国外禁运,公司作为全产业链龙头,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及芯片国产化进程。
公司已搭建完成从核心器件至新型完整武器系统的全面产业布局,同时军品民品齐头并进,看好军民融合背景下公司发展前景,对公司给予“买入”评级。预计16-18年EPS为0.19、0.33、0.49元。
风险提示:红外成像市场竞争加剧;军民融合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加载全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