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房产 > 房产动态

|房产动态

成交价腰斩 流拍率60%:北京遭遇史上最“难堪”土拍

时代周报 佚名

|
    楼市降价成风,房企爆雷不断,卖房的压力,正悄然向卖地端扩散。
  继全国多地土地拍卖遇冷之后,北京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也在一片冷寂中潦草收场。
  据时代周报记者现场目击:10月13日上午9时30分开始的这场土地拍卖会上,仅有2家民营房企参与现场举牌,而最终买家多为央企、国企。
  当日,北京共成交11宗地块,收入379.5亿元,加上此前10月12日底价成交的5宗地块,和9月23日竞标成功的一宗共有产权地块,这一轮集中供地共计收入513.43亿元,与5个月前1109.7亿元的首次集中供地相比,此番入账已经腰斩。
  按计划,北京二批次供应地块总计43宗,其中26宗因无人出价而延至下批出让,也即意味着,此轮供地流拍率高达60.5%,其惨淡程度已超过上海和杭州,且也刷新了北京此前的土地流拍记录。
  实际上,谨慎拿地已成当前楼市常态。此前,包括福州、杭州、成都、苏州重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多地均已出现土拍“爆冷”现象。
  以上海为例,在二批土拍开始之前,27宗涉宅用地中有7宗提前终止出让。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上海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出让总金额约为538亿元,如果剔除保障性住房地块,商品住宅地块出让金额约为480亿元,这一金额明显低于上海首批集中供地857亿元的出让金额。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前三季度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下滑7.63%,在土拍政策调整、房企风险暴露、市场高位回调的背景下,土地市场遭遇下挫在意料之中,尤其是众多高负债房企“望地兴叹”,也加剧了土地市场的降温。
  央企角力,民企吃瓜
  据悉,此次北京集中供地吸引了包括中海、华润、金隅、首开、中铁置业、城建、龙湖、中建三局五局等头部房企的参与。而经过一天的竞争,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央企国企为代表的“国家队”明显比民企更加积极,也更有野心。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