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期货 > 名家论市

|名家论市

解读“稳健中性”:在宽松和紧缩之间做好文章

中国证券网 佚名

|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货币政策一如既往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货币政策的表述由“稳健”变为“稳健中性”,对流动性的表述由“合理充裕”变为了“基本稳定”、“调节好货币闸门”。央行在《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对货币政策思路的阐述已然改变。
  这些表述与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与稳健相比,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边际上当然是从紧的,这背后反映了“抑泡沫”和“防风险”在央行多目标函数中权重的提升。但稳健中性又不等于紧缩,毕竟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在强化,从《报告》的行文看,央行对通胀的担忧也是有限的。
  量足,价不低
  央行自2011年以来就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央行行长助理、曾长期担任货币政策司司长的张晓慧日前撰文坦承:“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等原因影响,部分时段的货币政策在实施上可能是稳健略偏宽松的。”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这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内外部形势和主要矛盾基础上作出的重要部署。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分析认为:““稳健中性”这一定义更加细化。过去,除了宽松和紧缩,货币政策都可以归为稳健。在稳健的后边加上中性,意味着货币政策在稳健之余既不偏宽松,也不偏紧缩,而是真正的不紧不松。”
  2016年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3%,实际上并未达到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增长13%左右”的目标。尽管如此,央行在《报告》中却提出:“(2016)年末M2增速仍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相对于经济增长实际需要,货币增长仍处于较高水平。”字里行间,也蕴藏着货币政策边际上从紧的政策意图。
加载全文

全部评论 登录 可发布评论哦!
加载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立即下载

高净值用户都在用财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