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易风向:基差上涨,玉米需求却平稳?物流问题引发全球市场反思
汇通网
| 66673
国际招标和销售情况
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指出,2024/25营销年度,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商销售了13.2万公吨大豆,对墨西哥销售了239,492公吨。这些销售显示出美国大豆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需求逐渐回升。此外,墨西哥作为主要买家,其采购量也反映出对美国大豆的持续需求。然而,未来的市场走势将取决于天气状况以及全球其他主要出口国的供应情况。
基差与运输影响
由于密西西比河水位较低,导致人们对驳船运输速度的担忧,这直接推高了墨西哥湾的玉米和大豆现货报价。例如,8月装载的CIF墨西哥湾大豆驳船出价比CBOT 11月期货价格低8美分,至65美分左右,9月初装船的大豆出口离岸价较期货高出约110美分。运输成本的上升可能对短期内大豆价格产生压力,同时也可能增加出口成本,影响全球买家的采购决策。
豆粕市场分析
国内与国际基差
美国中西部通过卡车或铁路交付的豆粕现货基差大多稳定至下降,尤其是在内陆地区。与此同时,由于加拿大铁路罢工和密西西比河的物流中断,海湾沿岸的出口豆粕基差却稳固上升。这种分化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供需情况,尤其是出口市场对运输成本上升的敏感性。未来几个月,随着美国大豆加工能力的扩展和良好的压榨利润预期,豆粕供应量可能显著增加,届时基差可能会进一步调整。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