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警惕国内期货节后跳空高开
汇通财经手机版 佚名
| 125728追踪23种原材料价格的彭博大宗商品现货指数周二(5月4日)上涨0.8%,至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指数已经从去年3月的四年低点上涨超过70%。
随着一些主要经济体摆脱疫情,金属价格随制造业升温而上涨。出行的增加也推高了能源价格。与此同时,巴西、美国和欧洲的干旱导致农业受灾,而中国需求旺盛,导致玉米、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价格飙升。对冲基金一直在增加大宗商品看涨头寸,标志着通货膨胀押注再次出现。

美原油期货5月的前两个交易日也大幅上涨,周三最高触及66.47美元/桶,较节前上涨近5%。
LME铜期货也一度触及10000整数关口,较节前上涨近2%,剧烈近十年高点10008和历史高点10018均相去不远。
很显然,国内的玉米期货、原油期货、铜期货节后较大可能性会高开,投资者需要予以警惕并提前拟好应对方案。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投资组合经理Greg Sharenow接受采访时表示,人们乐观预计好转的经济前景将带动需求加速,几种大宗商品期货的曲线都表明供应紧张。
美国和中国正从疫情中迅速复苏,刺激了对汽车、电子产品和基础设施的需求。福特汽车预计今年后三个季度的大宗商品成本将产生25亿美元的影响,包括钢铁、铝和贵金属。
美国拜登政府2.2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和对更激进气候承诺将加速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扩散的押注,也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引发了人们对金属短缺的担忧。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