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在线 > 银行 > 银行业内动态

|银行业内动态

支付清算市场有望形成新格局

经济日报 佚名

|
  为进一步规范支付服务市场,防范支付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1月20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强化支付领域反垄断的监管措施备受市场关注。《条例》一旦落地,对支付行业影响究竟有多大?
  监管法律层级提升
  《条例》的起草,意味着支付行业监管的法律层级有望进一步提升。早在2010年6月,央行就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奠定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基础。此次《条例》的起草,将使部门规章升级为行政法规。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防范支付领域金融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一环。为适应市场发展、对外开放和强化监管需要,迫切需要加快出台《条例》,提升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进一步规范支付机构合规经营,维护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支付市场发展迅速,银行支付和非银行支付齐头并进,支付方式和产品推陈出新,但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支付行业乱象,近年来相关监管措施密集出台。
  2016年4月,央行等14部委联合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2016年10月公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整治支付市场乱象也被列为重要内容。2017年以来,央行和相关机构更是从备付金、跨行清算、业务许可、条码支付等方面密集出台文件,“严监管”和“强服务”结合,打出了清理整治支付市场的“组合拳”。但是,由于相关制度文件属于部门规章,层级较低,威慑力不够,难以完全满足对支付清算市场的监管需要。
  董希淼认为,《条例》出台后,我国支付清算市场将形成“支付归支付、清算归清算、服务归服务”的格局,产品创新有序推进,竞争环境更加公平,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载全文
加载更多

精彩博文
×